大部分的运动,都是枯燥乏味的,为了克服惰性,为了坚持下去,我们就需要为无趣的运动,制造一些乐趣。
听音乐,就是其中之一。音乐与运动的表达形式虽然不同,但都注重节奏感与协调感,两者这么配,也不是没有道理的。
对于跑步来说,音乐的陪伴更是必不可少。
跑步的时候播放音乐,不仅可以令跑步变得有趣,让你心情愉快,而且可以提高运动效率。激昂的音乐会激发人的运动潜能,在你感觉累了倦了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,一段合适的音乐,也许就能让你斗志昂扬地再跑十分钟!
那什么样的音乐,才是所谓合适的音乐呢?
可能大部分的人在挑选跑步音乐的时候,要么是看网上推荐的歌单,要么就是完全根据自己的感觉来挑选。
其实,跑步音乐也可以通过科学客观的数据分析来选择。
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BPM这个概念。
BPM全称Beats Per Minute,也就是每分钟的节拍数,是一种用来度量音乐速度的单位。
简单来说,如果你的节奏感比较强,能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手的话,一分钟里你拍手的次数,就是这首歌的BPM。
文艺复兴时期,作曲家们一般会用一个或几个词,来描述曲子的速度和大致情感,例如Adagio(舒缓的),Allegro(活泼的)等等。
得益于节拍器的问世,音乐的节奏和速度可以被更为精准的描述,19世纪前叶,用BPM来表示音乐速度开始迅速流行起来。
▲贝多芬,第一位使用节拍器的作曲家
前面我们就说过,音乐和运动,都注重节奏感与协调感。适合的跑步的音乐,其实就是BPM与你跑步时的步频比较一致的音乐。
试想一下,跑步时迈的每一步,都刚好落在音乐的拍子上,会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。
节奏极缓和极快的音乐都不是很多,大部分歌曲的BPM都分布在80-180之间,这也正好是我们普通人跑步时,适合听的音乐的BPM区间。
一个完整的跑步过程,不仅仅有跑,还要有跑前热身和跑后放松,热身和放松的强度,肯定是比跑起来要低的,所以我们所选择的歌曲,根据所处的不同阶段,节奏快慢也要有所变化。
- 跑前热身
热身阶段的歌曲BPM可以控制在80-110之间,用2~3首歌的时间,让身体慢慢热起来,心率逐渐提升到100左右,充分进入运动的状态。
- 跑步阶段
以减脂塑形或强身健体为目的的跑步,跑步阶段的心率控制在最高心率的60%-70%就可以了,一般来说就是120-150之间。这个阶段我们选择音乐的BPM比心率高5%左右为佳,也就是说,跑步阶段音乐的BPM在125-160之间。
- 跑后放松
跑完以后不要马上停止,要给身体一个放松、慢下来的过程,这个让心率从运动状态降到正常值的过程,选择的歌曲BPM值在100以下为佳。
看过了以上的内容,你是不是对跑步时该听什么样的歌曲,有了一个更好的了解呢~